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裁员程序是什么(劳动法裁员是n+1吗)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裁员专指经济性裁员,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裁员程序是什么?下面,三六九律师网www.szgzfz.cn小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裁员程序是什么
1、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资料。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
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4、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意见。
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读者到三六九律师网www.szgzfz.cn进行法律咨询,三六九律师网www.szgzfz.cn专业的律师团队会及时为你解答疑惑,让你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推荐阅读
-
最高检办公厅负责人就人民监督员改革试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
2025-04-19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劳动法解释三)(没签劳动合同一告一个准吗)
2025-04-19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2025-04-19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最高院关于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2025-04-19 -
最新车祸赔偿标准是什么(2020年车祸赔偿金怎么算)
2025-04-19 -
最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婚姻法三个司法解释)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