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停产后怎么发放员工工资?离职的有补偿金吗(停产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
一、企业停产后怎么发放员工工资?离职的有补偿金吗
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经营困难的,属于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根据法律规定:
1.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2.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
(1)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当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各地规定不一,比如北京地区规定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生活费,广东地区为80%)。
二、经济补偿金问题
(一)员工可以单位“未能提供劳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是有期限的,不能无期限地延长,一般为30天。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超过一个月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确定停产、限产的期限,超过约定期限仍未复工的,可视为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可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符合该项规定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法就双方未能就停产限产时限达成协议,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为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以员工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所以,对员工而言,如果有辞职的打算,早点提比较好,因为你的前12个月平均工资比较高,但是疫情之后,平均工资可能会比较低。对企业而言,当然是连续支付12个月的最低工资或生活费是比较划算的,能降低支付员工的经济补偿金。但也有个别法院认为这种计算方式并不公平,应该以正常劳动期间的平均工资计算。
在公司未做出解散或清算的决定前,对于个人而言,去留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如选择离职,亦可依照劳动法规定,以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条件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本网站进行法律咨询。我们有律师为你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
推荐阅读